查看原文
其他

愿菩提心的四个助缘(第三,赞美无非)

2017-03-20 生根活佛 生根活佛

愿菩提心的四个助缘(第三,赞美无非)

作者:生根活佛


     第三,赞美无非:赞美就是颂扬以及称赞。赞美是一种美德,也是一种道德。赞美只是赞叹优点,不是赞叹是非颠倒。赞美对修道人来说非常重要。经上说:赞美即是随喜,随喜即是美德,功德无量。增添功德唯独的方法就是赞美他人。你要想往生西方,一定要赞颂阿弥陀佛的佛号,赞叹极乐世界的功德;你要想解脱以及成就佛,必须要赞颂佛经,赞美解脱和成就佛的功德。  

      世间以及出世间都需要赞叹。从世间的角度来讲,赞美父母,也是属于孝顺父母;赞美师长,也属于尊重师长;赞美他人,也就是看得起他人。世间谁不乐意接受赞叹呢?你赞叹他人的时候,他人心里生起欢喜心,若是你不会赞美父母不赞美师长,而且说话都说一些丑话或者恶语,只会伤害他人的心。实际上,不赞美他人,说明你心胸狭窄;赞美他人,说明你心胸宽阔;心胸狭窄的人,说话做事都是狭窄,处处得罪他人,内心非常烦躁;心胸宽阔的人,说话做事都是开阔,处处帮助他人,内心非常安乐。

从出世间的角度来讲,如果你是个会赞美他人的人,说明你的心里无所欲求。重视他人,爱护他人,这样才能发出慈悲心而赞叹一切众生。一个具有美德的人经常赞叹他人,一个缺德的人,经常会咒骂以及诽谤他人。如果你不赞美他人,你也无法帮助到他们。如果你会赞美别人,至少也不会造恶业,不受苦报。赞美别人,断除恶语,这也是修道。

      从修学菩提心的角度来讲,如果你赞美他人,这也是布施;你赞美他人,不带恶语,这也是持戒;你赞美他人,不粗暴,这也是忍辱;你为了赞美他人,没有懈怠以及懒惰,这也是大精进;你赞美他人,你的心不随境转,这也是禅定;你赞美他人的优点,这也是般若的智慧。

所以赞美他人也是大乘佛法之本,能够增添我们的菩提心。我们对任何一个众生都要赞美,赞美他人的功德不可思议。赞美也能救度他人,我在四川新龙老家的时候,我想出家学佛,我的爸爸妈妈死活都不同意,亲戚朋友邻居都反对,他们都商量来,商量去,决定让我结婚生子。我自己也很无奈,不知道怎么去面对他们,最后我选择面对死亡,祈祷及发愿来世再出家,那时候我才只有十四岁。 

      有一天,我家来了一位客人,家里的人非常尊敬他,他就是我常说的恩珠降泽仁波切,他左看右看我,就问我:“孩子,你有什么想法,告诉我,我尽量帮你。”“谢谢大师的好意,但你也帮不了我,说也没有用。”他又问:“我想听听你的想法,能告诉我吗?”“我想出家,父母亲友死活都不同意,我觉得我自己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。” 

恩珠降泽把自己右手的大拇指竖起来(藏地风俗,非常赞叹的意思),就说:“好啊,有理想,有追求,而且是很伟大的想法,但我要问你三件事,你实事求是地回答我。”“可以的。”他非常严肃地看着我,就问我:“你为什么要出家?你出家的目的是什么?你出家之后想做什么?”“我出家不是不要这个家,我出家就是想加入一个大的僧团,所以想出家;出家的目的就是认认真真地学正法,踏踏实实的做一个好人,不想沾染世间是非的红尘,身心清净,这就是我出家的目的;出家以后,我要学习佛法,弘扬正法,利益众生,我的一生就要献给众生,为众生服务,这就是我出家之后想做的事。” 

      听我这样一说,恩珠降泽再次右手的大拇指竖起来,赞叹道:“好,好,说得真好,我赞叹你的选择,我一定支持你。”就这一句赞美的话,增强了我的信心,我于是大胆地活下去了。一句赞美的话,把我从阎王爷那儿抢救过来了,我非常感恩大师。恩珠降泽就给我父母商量了半个小时左右,我父母最后勉强同意我出家。从那天以后,我认认真真地学习正法,我越学越喜欢。

我十五岁时,在恩珠降泽大师跟前受戒而进入寺庙。现在,我如果不受戒,就感觉失去了什么似的。我想,这就是当时恩珠降泽大师赞美的力量吧,它让我爱上了出家的戒。而且,我已经学到很多正法,明白了人生活下来的目的。所以我相信,通过我的努力,一定可以弘扬正法,利益众生,我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身心献给众生,尽我所能为众生做一点贡献,这就是我出家之后所做的事,也是当时在恩珠降泽大师面前发的愿。恩珠降泽大师的一句赞美的话,救了我的命,改变了我的一生,这就是赞美的力量。 

     赞美战胜自我,抛弃自私自利;赞美众生平等,消除偏心分立;赞美知恩图报,放下背信弃义;赞美尊亲敬长,远离不养不孝;赞美勇敢智慧,远离怯懦愚痴;赞美和平,远离战争;赞美无私,远离贪婪;赞美仁爱,远离暴虐;赞美学佛,远离邪念;赞美佛道,远离邪道,赞美能改变人生,也能改变命运。 

一个会赞美的人,他不仅仅是赞美众生,而且赞美宇宙以及环境。你赞美外面的环境,优美的环境给你带来快乐;你赞美内情的众生,活泼的众生给你带来幸福;你赞美大悲的菩萨,菩萨给你带来无穷的爱心;你赞美大智的佛祖,佛祖赐给你无穷的智慧。

    你赞美树木花草,连树木花草都有感应,你赞美外在的环境时,你内心已经感受美德,自心自然就清净了,自心清净了,你的内心是自然的美,外境也自然就美了。真正修炼菩提心的人,对于外界和内情众生都会赞美的,对于一切事物都没有什么可不赞美的地方,这种思维方式能够生长我们的爱心,但不一定能够增长我们的菩提心。

那么,什么样的赞美才能增长我们的菩提心呢?首先我们要做到思想的观念要改变,然后放下自心存在的恶念及垃圾般的咒骂、诽谤,所有排斥的语音和心态都要消除,最后,身口意一致地对待他人及赞美他人,这样才能逐渐学会真正地赞美他人,才能增长佛经所讲的菩提心。

 

     我们作为一位凡夫,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赞美他人呢?要想像佛菩萨那样赞美他人,首先一定要把众生看作如来一般,同时对任何一个众生都不去贬低,然后以美语去赞叹他人,用认可的言语和他们交流,最后将自己修学菩提心的经历和感受讲解给他人,这时候你对菩提心的认识才会增加。我们赞美他人,就有了与他人交流的机会,这时候,我们再赞美菩提心的功德和作用,对菩提心有向往的人就可以从赞美中得到鼓励,我们就能给对方自信和激励。

     同时,给予鼓励也是我们菩提心的修行,这也是一种功德。其实,赞美一个人的态度是次要的,关键是要看到他人的优点和美好,从他的优点下手去赞美,把别人当成好人,当成佛菩萨去赞美。可是,现在的社会里几乎见不到赞美他人的文章和宣传,而更多提倡的是利益和权力,把阴谋视为聪明,把黑暗、狡诈视为能力,这样不该赞叹的事情,却用来赞叹乃至形成价值标准,拯救不了世界,也挽救不了人类。

人类的价值标准,大多数是人定的,而不是自然的规律。若是按人定的标准和从自私的角度去赞叹的话,也许就走进了邪门歪道,是非颠倒,黑白不分。真正的价值标准不是几个领导以及名人开会定下来的,而是自然的趋势形成的共识。真正的赞美不是个人有利益才去赞美的,而是把整个事物看明白,看透澈,看到优点而去赞叹以及随喜。

      现在末法时代,让我们庆幸的是,至少当我们说到了佛法的真理、菩提心的功德,精神的快乐、精神与物质的结合、该当如何才能幸福时,还可以吸引很多的人来聆听。这时候只要出现一点点正向的思维和趋向菩提心的思维,都需要去鼓励,而不是打击。

我们看到别人为他人做了一点贡献,发出一点爱心的时候,就要赞美他的行为和思想,千万不要用深奥的佛理来打击他们。即使你能说出更深的道理,也要看好对方的接受能力,如果对方的接受能力很差,你讲深奥的大道理也只是让对方产生畏惧,让对方觉得菩提心不现实,让对方失去信心。我们赞美他人,必须要抓住他人需要的事物而去赞叹以及交流。跟他们讲菩提心时,不要讲深奥遥远的道理,我们可以一边赞美他人善良以及具备爱心等优点,然后再讲,其实菩提心并不遥远,并非不可实现等等,这样就多多少少能影响到他们。

      就像带孩子爬山一样,如果你给孩子先赞美山顶的风景,跟他说山顶能看到美好的环境,能看到很远的景色,可好玩了,然后再赞美孩子具有爬山的勇气,以增强孩子爬山的信心,这样才能带动孩子到达山顶。可如果不善巧的话,不要说孩子,连大人都不敢爬山,大人都会觉得麻烦。比如你就说,爬山先要到山脚过河,再过山路十八弯,再过危险的悬崖弯路……不要说孩子,连大人都一听都不敢爬山了。

所以有时候语言太细微就会导致这样的,因为我们不明白精神的旅途是什么样的,它有时候就是一个刹那间的感受和认识,有时候是个漫长的过程。为了使漫长的过程缩短,我们才用语言去说明,而不是去讲述它有多漫长,不是去讲那个目标离我们有多么远,这很重要,我们一定要明白。现在很多的学佛者,把深奥的佛经讲得更深奥,把难以解释的佛法讲得更神秘,众生就被详细冗长的介绍吓倒了。当我们避免了这一点,自己和他人都可以得到善巧的指导。

       另外,我们每个人都有个管不住自己的习惯,当别人说话时,我们总是说,“不对、不是”这也是强大的自我所造成的,也算是一种不会赞美的恶语。为什么说“强大”呢?因为除了自我角度的观点,我们很难理解到另一种观点和看法,不管是相对正确或不正确,其实都是由于站在不同的角度而已。

我们锻炼自己不否定别人、不贬低别人是在锻炼宽阔的心态和智慧,这种方式也能给人和蔼和好接受的感受。现在的人们总是尽可能地要显示自己,总是说:“你说得不对,不是你所说的那样”等方式来炫耀自己。炫耀自己时,其实你已经贬低了他人。你跟别人说“不对”的时候,你已经否定了他人的意思是不正确的了,这样会容易伤害到他人的心。

因此,我们学会不否定别人是非常重要的。这就是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给众生帮助,这能使自他一切众生离菩提心越来越近,不然连和别人打交道都不行的话,我们只能离菩提心越来越遥远了。我们要把一切众生当作未来佛,把发心的修行者都当作如来佛去赞美他们。当然,我们也不知道谁是佛,谁是菩萨,也不知道他们居住在哪里,也许我们赞美的对象不一定是佛菩萨,但不管他是否是赞美的对象,我们只能去赞美,不能贬低乃至诽谤,这样才能增长我们的菩提心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点击下面获取更多内容

1大圆满法的历史

2凡心如何转变菩提心

3道听途说,德之弃也

4幸饶弥沃是什么样人物

5为什么汉地就没有活佛?

6“雍仲本教”到底是什么样的宗教?

7密乘的传承、传法、讲经、灌顶


声明:

您的赞赏红包,全部用于文章作者生根活佛弘法利生事业中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